妙妙懂车 > • 正文

如何认定交通事故逃逸行为(交通肇事逃逸如何处罚)

目录

    一、如何认定交通事故逃逸行为

    1、交通肇事逃逸是认定:认定逃逸存在一个前提条件,即行为人对肇事事故应是明知的;如果行为人对肇事事故不明知,而驾车继续行使,主观上没有恶性。

    2、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只是在进行正常的驾驶行为;所谓的“逃逸”时不能成立的,如果对于这种驶离现场的行为以逃逸论处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是典型的客观归责,无论从刑事立法基本原则还是从司法公正角度出发都是不适宜的。

    3、当然,这里的“明知”并非要求肇事者对于其中所有的细节都有着具体的明知,只要坚持主客观统一的原则,对于肇事存在盖然性、可能性的明知,就符合要求;逃避抢救义务以及其后逃避责任追究。

    4、一般情况下,逃逸者不履行抢救义务和逃避责任的动机是重合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可能存在着并不逃避抢救义务但尽可能地逃避肇事责任追究或者不履行抢救义务但并不逃避责任追究这种单一动机的情况,前者如甲驾车将被害人撞成重伤后,将被害人尽快送到医院,但之后一走了之的情形;只要具备逃避抢救义务和逃避责任追究这两个动机中的任何一个,都应认为具备了逃逸。

    如何认定交通事故逃逸行为(交通肇事逃逸如何处罚)

    二、交通肇事逃逸如何处罚

    交通肇事逃逸如何处罚

    1、(一)行政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相关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如果尚未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

    2、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3、机动车驾驶证核发地车辆管理所将对其终生不得重新获取机动车驾驶证的决定记入全国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备案。

    4、(二)刑事处罚: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5、所谓“交通肇事后逃逸”,《解释》第3条规定,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2条第1款规定和第2款第(1)至(5)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6、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 (二)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四)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的; (五)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 (六)违反交通管制的规定强行通行,不听劝阻的; (七)故意损毁、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构成犯罪的; (八)非法拦截、扣留机动车辆,不听劝阻,造成交通严重阻塞或者较大财产损失的。

    7、 行为人有前款第二项、第四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有第一项、第三项、第五项至第八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三、

    上一篇:

    非机动车右侧超车可以吗(武汉什么时候可以补办非机动车行驶证)


    下一篇:

    汽车低速抖动(汽车低速时刹车异响是怎么回事)

    精选4小图

    相关内容

    最新文章